1. 首页
  2. 新闻资讯
  3. 行业动态
  4. 轻卡市场潜力大 城配运输地位不可替代

轻卡市场潜力大 城配运输地位不可替代


从何时起说起蓝牌轻卡成为“大吨小标”的代名词?在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的形势下,蓝牌轻卡的最终归宿在哪?接下来它能否扭转局势,摆脱人们对它的热议纷纷?


2019年9月1日,交通运输部发布《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》,宣告着计重收费的时代结束,按轴收费正式启动。此前货车按核定载重吨位进行分类,导致了现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“大吨小标”的现象。


交通运输部发布的《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修订解读》内容截

消除“大吨小标” 引导蓝牌轻卡回归城配运输


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《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修订解读》内容中指出,计费标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,其目的之一也在于解决“大吨小标”问题。


新的计费标准以各类货车均按照总轴数、车长和最大允许总质量进行车型分类,尤其对二轴车进行了细分。1类和2类货车的分类界限值确定为车长小于6米且最大允许总质量4.5吨,若车长不小于6米且最大允许总质量不小于4.5吨就要按二类车来算。目前,山西省已经按照该标准在执行。


在该计费标准下,卡车之家此前做过详细的计算,以山西官方文件的收费系数为准,1类车为0.4元/车公里,2类车为1.07元/车公里,按照车辆行驶200公里来计算,收费差异为134元。如果每次通行都超限,那么蓝牌轻卡的通行费用将翻倍上涨。这也就意味着蓝牌轻卡超限上高速,其优势将不复存在。


除此之外,无论是今年四部委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还是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继续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其本意都在于要终结“大吨小标”现象的存在,引导蓝牌轻卡回归城市配送的市场定位。


城市配送的主力车型 市场潜力巨大


我们都知道由于在多式联运的推动下,再加上城市限行政策,现在都是采用接力配送,中重卡将货物运输到城市外围集散中心;轻卡将集散中心的货物运输到市内配送中心,以及VAN车型将配送中心的货物运输到市内分销店;微卡、三轮车及部分的轻卡等完成最后的末端配送,将货物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。


以前我们从网上下订单一般都要等个3天以上才能拿到货物,现在一般远距离的也能缩短到3天以内,更快的甚至当天下单当天就能到,这些都得益于城市周边设置的原来越多的前置仓。把货物提前放在前置仓里,才能够满足客户对货物及时性的需求。


新零售的提出、电商业的快速发展,使得城市物流需求向多品种、小批量、高频次的转变。此前就有专业机构测算,截止到2019年,城配市场规模大概在8000亿左右,还不包括仓库,如果加上仓储的话,肯定是过万亿的市场,大概是快递体量的三倍。


市场容量有多大,也就意味着运输货物的车辆装备需求量有多大。轻卡作为城市周边到市内配送的重要运输工具,在城市配送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。


轻卡载重量备受争议 优势和劣势明显


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,刷新历史记录。2020年1-6月轻卡累计销售100.12万辆,突破百万辆销售大关,同比增长4.5%。仅6月国内轻卡(含皮卡)销售23.47万辆,同比大增81.5%。


一直以来,轻卡在商用车市场中都占有相当大的体量,无论是在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,还是在商用车市场的建设,轻卡都展现出它不可替代的特性。


然而作为城市配送的重要担当,轻卡的载重量也是大家一致诟病的。根据有关部门对车货总重的限制,一辆蓝牌轻卡总重不能超过4.5吨,而一般情况下加上车厢,整车重量也大约在3吨上下,这样一来可拉货物大约在1-2吨。


这也难怪大家吐槽,十几万买辆轻卡拉这点货不是浪费吗?可即便如此,为什么轻卡的销量势头依然居高不下?


1、门槛低:相较于一些6米8、9米6或者更大一点的车型来说,蓝牌轻卡只需要C1驾照就可以驾驶上路了,只要能开轿车,就可以开轻卡。对学历和资质都没有太多的要求,而且时间上也比较自由。所以想要从事货运行业,轻卡绝对是个比较保险的选择。


2、进城限制少:很多人选择轻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没有进城限制,这对于绿通运输、商贸市场的配送以及超市的配送来说非常重要。


3、用途广泛:看到这里,很多人都会拿微卡来和轻卡相比较,因为上面两个轻卡所具有的优势,微卡也同样具有,甚至在轻卡受制于载重量的问题上,微卡的优势会更加凸显一些。但微卡受制于体型没办法运输体积较大的货物,所以想要省事、不麻烦还是轻卡更方便些。轻卡的应用范围相较微卡也更加广泛。


编后语:在国家降本增效的指引下,货运市场越来越规范的朝着集约、高效的方向发展,“大吨小标”等一系列不合规的现象势必要消除,但这不并等于阻碍轻卡的发展,规范市场后,无论是对于轻卡以后的发展,还是维护货运市场的健康都是有利的。【转自:卡车之家】

推荐产品

免费电话 最新配置资料获取 QQ沟通
扫一扫,关注我们